導通孔在墊(Vias-in-pad)的處理原則
「導通孔在墊(vias-in-pad or vias-on-pad)」是個令電子板組裝制造工廠非常頭疼的問題,尤其是通孔放置于BGA(Ball Grind Array)焊墊(pad)的時候,但設(shè)計單位往往基于其設(shè)計空間不足,或其他難以克服等理由而強迫要求組裝工廠照做。
其實隨著電子產(chǎn)品的縮小,電路板的密度越來越高,層數(shù)也越來越多,所以很多布線工程師(CAD layout engager)就把通孔擺放在焊墊上面,尤其是球間距小的BGA焊墊(pad)更是沒有太多空間可以擺放導通孔。
不過把導通孔(via)擺放在吃錫的焊墊上雖然節(jié)省了電路板的空間,可是對SMT及制造工程師來說這卻是個大災(zāi)難,因為很可能會引起下列的種種質(zhì)量問題,說不定到最后回馬槍打到的反而是RD自己:
如果導通孔被放放置于BGA的焊墊上,很有可能形成 head-in-pillow (枕頭效應(yīng)或雙頭效應(yīng))或焊球內(nèi)部氣泡(Bubbles)。
因為錫膏印刷在導通孔時會把空氣封閉在通孔內(nèi),當電路板流經(jīng)回流焊(reflow)爐高溫區(qū)時,導通孔內(nèi)的空氣會因熱而膨脹并試圖逃逸,有些逃不出去的空氣就會在BGA的錫球中形成孔洞(Void/bubble),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枕頭效應(yīng)(head in pillow)的不良現(xiàn)象。
導通孔內(nèi)積留的空氣,在流經(jīng) reflow oven (回焊爐)時,空氣會受熱膨脹而有爆孔(out-gassing)的危險。
這通常發(fā)生在預(yù)熱不良的 reflow profile,當升溫太快空氣快速膨脹,氣體無法有效逸出,最后就會爆出錫球外面。
錫膏會因為毛細現(xiàn)象(pertaining to capillary)而流到導通孔內(nèi)部,造成必須焊接觸的錫量不足或缺焊等現(xiàn)象;甚或流到板子對面,造成短路的情形。
可是隨著產(chǎn)品設(shè)計越來越小,布線工程師(layout engineer)對于電路板上的領(lǐng)土已到了輜銖必較的地步,有時候還是應(yīng)該是有些可以妥協(xié)空間。 所以也就有了一些變通的方法來處理焊墊上的導通孔,下面圖標由A~E表示五種導通孔及其對SMT制程的影響:
A) 導通孔完全沒有處理。
這應(yīng)該不會被制造工程師所接受,因為錫在受熱之后會流經(jīng)此導通孔,造成焊錫不足、空焊等不良現(xiàn)象,而且錫量完全無法控制,更可能影響到板子另外一面的零件,造成短路。
C) 盲孔(Blind hole)。
勉強可以用,但還是有很大的風險,錫量可以被控制,但錫膏覆蓋于半埋孔之上時,會把空氣封鎖在半埋孔內(nèi),當電路板經(jīng)過回焊爐(reflow)加溫后,空氣會因膨脹而爆開錫膏,或形成逸出信道,短期使用可能沒問題,但長期使用之后,可能會從逸出信道的地方慢慢裂開,最后造成接觸不良。
B)、D)是最好的導通孔設(shè)計。
錫膏焊墊上面沒有孔洞影響錫膏量,也不會額外形成氣泡。
E) 可以使用,但價格較貴。
可以在電路板后制程再加一道銅電鍍的制程,把半埋孔或通恐填補起來,填補的洞孔位置會稍有下陷,所以必須要求控制在一定尺寸之內(nèi),尤其是有 0.5mm pitch BGA 的板子。 要注意:這種制程的板子一般會增加大約10%的價錢。
部分BGA布線時為了加強焊墊附著于電路板的強度會采取將通孔設(shè)計于BGA焊墊中心并做通孔填銅的方法,就類似在焊墊上打一顆鉚釘以增加其強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