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工受挫,富士康路在何方?
富士康作為全球代工的老大,是EMS電子制造行業(yè)的一顆耀眼明星,但如今受各種因素的影響,2016年富士康的營收出現自1991年以來的首次下滑,利潤則早已出現了下跌,富士康近年來也在嘗試行業(yè),效果并不明顯,富士康的輝煌代工時代已不再,富士康的路在何方?
一、富士康營收和潤雙雙下跌
富士康一直幫助蘋果代工而著名,所以蘋果的訂單所帶來的收入占了富士康比較大的比重,蘋果在2016年的銷量和業(yè)績都出現了下滑,這給富士康的營收造成了影響,加之全球智能手機需求的減緩等因素的影響,富士康的營收出現了自1991年以來的首次下滑,合并收入減少5.2%,至新臺幣9220億元,2015年同期為新臺幣9727億元。而富士康的利潤早已出現了下跌,去年第二財季,富士康凈利潤降至新臺幣177億元(約合5.66億美元),2015年同期為新臺幣257億元,下降31%。
二、富士康代工成本的上漲
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,富士康就借助內地開放的東風,入住廣東深圳,當時內地土地、勞動成本低,加之政府實行“五免五減半”的優(yōu)惠政策,富士康代工迅速發(fā)展起來。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(fā)展,提前進入了老年人社會,人口紅利逐漸消失,勞動成本在上升,土地成本和能源價格也居高不下,導致了富士康在中國代工的成本不斷上漲。
三、富士康的未來征途
面對在中國代工成本的上漲,富士康也把目光投向海外廉價的地方,如在印度投資建廠,可在2016年卻由于訂單不足等因素影響,被迫停產了。富士康面對代工的受挫,也早就開始拓展業(yè)務領域,如2010年7月,富士康注冊成立浙江嘉興萬馬奔騰商貿有限公司,希望用五年時間,在三線以下的城鎮(zhèn)開1萬家萬馬奔騰數碼專營店。 2014年,富士康在中國內地成立了約6家金融服務公司,為電子零部件供應商提供貸款和其他金融服務。隨后,富士康宣布將成立富中富P2P平臺,然而效果都不怎么好。
而在去年8月份,富士康并購了日本夏普,開始接觸面板市場,并在今年在廣州投資建廠,實現液晶面板的生產,如今面板市場主要被中國和韓國家電品牌給占據了,富士康想從中殺開一條血路并不容易,富士康在代工以外的其他領域的前景如何還未可知。